酒店业正经历一场深刻洗牌,曾经稳定的投资回报格局已被打破。据酒店转让平台“指点网”数据显示:约30%的酒店因租金过高永远无法成功转手;约67%的转让困难直接源于租金压力;约45%的酒店投资人坦言已处于破产边缘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酒店投资者与房东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。
2025年的酒店市场,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寒意刺骨。曾经稳定的酒店业,如今充满变数。指点网统计发现,市场上至少30%的酒店因租金过高根本无法转手。租金成本通常占酒店经营成本的50%以上。当市场需求旺盛时,高租金尚可承受;但在商旅市场疲软、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,这笔固定支出便成为许多投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。
面对经营压力,一些酒店投资人开始采取“硬刚”策略。2025年,长沙某廷泊酒店单方面宣布降租,引发了业主集体的维权行动。类似事件并非个例。长沙延年洋湖公园酒店也因经营压力向业主提出降租要求,总经理坦言:“如果租金高于每月36元/㎡,我们可以直接关门,今年1月到6月已亏损300多万。”然而,法律专家指出,单方面降租存在明显法律风险。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租金标准,承租方单方面变更可能构成违约,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在华夏铭酒店集团看来,面对租金压力,直接对抗并非最佳解决方案。与其采取可能两败俱伤的对立策略,不如寻求更理性的破局之道。重新评估租金预期是重要一步,业主需要认识到市场租金下行的趋势。与其坚守高租金导致物业空置,不如合理调整预期,维持稳定收益。同时,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也可能是出路,例如一些酒店开始尝试与业主达成“分成模式”,将固定租金转为“保底租金+营业额分成”,以此降低固定支出,实现风险共担。
更重要的是,酒店需要向内寻找答案。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占比,是应对高租金的根本之策。能源管理是重要环节,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能有效降低能耗成本。优化人员配置也能显著节流,通过交叉培训员工,实现“一人多岗”,合理控制人房比。这些措施虽小,但累积起来能有效减轻租金压力。
面对市场变革,华夏铭选择的是精准定位、严控成本和价值创新。我们通过深度融合属地文化,提供差异化体验,让旅行不再是简单的住宿,而是一场深度感知。市场浪潮淘沙,唯有那些真正创造价值、精准运营的酒店,才能在这次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,迎接下一个增长周期。
华夏铭公众号
华夏铭小程序